新闻中心
发表时间: 2020-06-17 00:00:00
实验室的内审员除肩负内审任务外,往往还是本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的骨干。不仅要对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检查、判定,还要对本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起着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。实验室的内审员,其发挥的作用及审核能力与素质如何,直接影响一个实验室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的效果。
实验室内审员的任职条件与岗位职责
CMA和CNAS对内审员的要求
CNAS要求:审核员应由经过培训,具备资格的,只要资源允许,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。
CMA要求:审核员须经过培训,具备相应资格,审核员通常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。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应采取纠正措施,并验证其有效性。
内审员的职责
1、负责编制审核范围内的《内部审核检查表》;
2、按照质量负责人的安排参加内部审核工作,并严格按照内部审核依据开展内审工作;
3、收集并分析审核结论的信息和证据,尊重客观证据,如何记录被审核方的实际状态,保证审核的客观、公正,独立做出判断,不屈服于各方面的压力,忠实于得出的客观结论;
4、将观察结果认真、完整的记录在审核表中,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及整改建议书;
5、验证由审核结果导致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,对提交的审核记录及报告负责;
6、汇总整理与审核有关的文件和记录;
7、向内审组长报告审核结果,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;
8、协助质量负责人完成内部审核工作。
内审员的任职要求
1、热爱本职工作,思想进步;
2、参加内审员培训,掌握审核要求、程序方法和技巧,经考核合格,具有内审员资格证书;
3、熟悉本实验室审核范围内相关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检测方法、检测的关键过程和结果评价;
4、熟悉本实验室审核范围内涉及本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中的各项规定;
5、工作认证、客观公正、坚持原则;
6、思路开阔、有较强的观察、分析和判断能力;
7、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;
8、由管理者任命。